集团报刊

中田村 文武并尚,家国情长 -z6尊龙app官方网站

2024-08-05 15:30:39 [责编:唐卓婧]
字体:【 】

全媒体记者 张斌 魏静 唐曦

盛夏的风,翻山越岭,穿过狭窄巷道,来到“窨子屋”里。月光塘前,古韵悠悠,触摸青灰砖墙,如同走进一幅素雅的水墨画。

常宁市庙前镇中田村,180多栋明清至民国时期不同风格的古民居,安静地点缀在苍山翠岭之间。古村历经600多年风雨,风采如昨,李氏族人世世代代屯垦耕读于此,文武并尚,家国情长。

大暑时节,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踏上青石板路,走进这座古老村落,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,感受一种精神世代传承、绵延至今。

1.月光塘畔“军事村堡”,六百年来风采如昨

遥望中田古村,屋后群山巍巍,房前碧波微漾。青砖墨瓦的古民居置于其间,连片成群,与四周景色浑然一体,恢宏大气。

古民居多为方形布局,四方外墙用长条青石垒砌,墙高6至8米不等,仰望不见屋檐,更觉高入云间。屋内有天井,屋顶呈“回”字形,瓦片四周高中间低,自天井处相接。

“这些民居是典型的‘窨子屋’,距今600多年了,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,更多的是清朝康乾年间的。”常宁市文化遗产事务中心主任唐伍华,是中田村古建筑群的“发现者”和“保护者”。

“‘窨子屋’的特点就是高墙环绕,内有天井,无檐无廊。你们看,这种结构的房屋,贼爬不上,火烧不进,水淹不了,易守难攻。”唐伍华给记者一行科普。

顺着手指望去,只见相邻房屋中间的巷道狭长,一眼到头,敌人进来无处遁形;巷道最宽处仅够两人错身而行,敌人再多也难以蜂拥而上;墙上箭窗外窄内宽,是窥探、伏击入侵敌人的绝佳角度;巷道入口处,有许多拳头大小、磨得光滑的坑洞,是过去巷道闸门落锁的痕迹,大有“一夫当关、万夫莫开”之势。

走在古建筑群里,只见清泉抱屋而过,流过家家户户,明渠暗沟合理配置在天井、巷间。每到雨季,泉水和雨水汇成股股清流,最终穿过屋前的月光塘,向北面的农田奔去。村民们说,数百年里,村里从未有过水灾、旱灾。

据传,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李氏鼻祖福武郎之子李子荣带领族人就地取材,将一块块青石开山凿出,铺满街头巷尾,砌出封闭厚实的“窨子屋”。从此,李氏族人在这里繁衍开来。

54岁的村民李华辉告诉记者:“听我父亲说,李氏先祖‘子荣公’,是福武郎的儿子,也是一位骁勇善战的明代军官,奉旨从桂阳领兵到常宁平叛,之后就驻扎在这里,做了个千户。”

在先祖们的手中,中田村驻防地终被打造成一处屯垦两用、易守难攻的坚固“军事村堡”型建筑群。依靠着“军事村堡”的守护,李氏子孙在此开枝散叶,在清朝年间达到800余户的全盛光景。

600多年过去,逼仄的巷道、高耸的外墙,依旧传来厚重肃杀之感。

2.“三把大刀”“两间书房”,见证以武开基到尚武崇文

村里的书法艺术馆至今收藏着两把大刀,传颂着一个流传百年的故事。

据当地《李氏族谱》记载,乾隆三十五年间,中田村的李十三科举朝考一等第二节捕巡提堂官。朝廷赐送他三把大刀,分别重60公斤、45公斤和30公斤,总共135公斤。

在一个风雪天,李十三把朝廷赐送的三把大刀,用三丈棉布裹在一起,扛在肩上,脚穿木屐,从常宁走40多公里山路回了老家。

这三把大刀,也成了村里引以为傲的尚武精神象征,每当春节期间舞龙灯和平时重大庆祝活动的时候,由身体健壮、力大气粗的人进行“文韬武略”表演。

时光荏苒,到如今,还剩下两把大刀保存在村里。这两把大刀,近2米长的刀身已然布满锈迹,刀柄粗细不一,却都异常沉重。

中田村创建之初,便以武开基。李氏一批族人在明清多个时期都取得过军功、战功,当地一直保持着尚武的传统。

“村里,如今还存有‘两间书房’,一间文书房,一间武书房。”57岁的老支书李义林告诉记者,“祖先尚武,获取了军功,但也意识到族人光会打仗是不行的,还要有文化。所以时时不忘告诫子孙们要崇尚文化、学习文化。”

一文一武,象征着李氏族人对尚武崇文的追求。相关史料显示,自清代以后,中田村便设有学供、文会供等,鼓励族人读书求学,一时文风大盛。

走近“两间书房”,正门门头至今还有当年建筑名称的遗迹,房内依旧是当年的空间布局。细细感受,仿佛在历史中穿梭。

李桂春是村里书法艺术馆的义务讲解员,也是现今的大刀保护人之一,更是村里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本科生。

他在四兄妹中排行第三,大哥在济南从戎报国,二哥留在家中照顾父母,唯一的妹妹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工作多年,实现了航天报国梦。而他的孩子们,都如愿成了大学生。

“老一辈就希望我们能多读书、走出去。”年近60岁的他即将从公务员岗位上退休,“退休后,我会继续当义务讲解员,为所有来到中田村的人们讲述李氏家族的故事,讲述尚武崇文的家族精神。”

在村口,古老的李氏宗祠,始建于明末清初。

抗日战争时期,浸润了百年风雨的宗祠,被改建成一座炮楼。村中长公祠是当年的作战指挥部,抗日军队在腊园口成功阻击日军,最终取得胜利。

后来,族人们拆掉炮楼,将宗祠修葺成庙前中学,让数百上千名孩子在这里读书、成长。如今,从村里走出的大学生已有100多人,从戎报国者层出不穷。

岁月变迁,中学迁移后,宗祠又回归到了它本来的模样。宗祠内高悬的匾额“忠孝仁蔼”4个大字,依旧在向人们诉说着尚武崇文的家国情怀。

3.保护与传承,唤醒沉睡古村落

7月下旬,正值2024年湖南省(夏季)乡村文化旅游节在常宁印山举行,一波又一波的观光客被中田村古建筑群吸引,前来参观。他们穿行在民居巷道,来到常宁版画与剪纸创作中心,品味一场艺术与心灵的对话。

走进设在古民居内的书法创作中心,老支书李义林执笔行书,将中田村的岁月与故事娓娓述说。一旁,年幼的外孙也拿起笔,学着他的样子,挥毫泼墨,绘成稚嫩的画作。

二胡演奏、火龙花灯、围棋博弈,一项项古老的技艺,在这里熠熠生辉。

“中田村被唤醒了。”李义林感慨道。

“鼎盛时期800余户”的中田村古建筑群,曾经一度变得凋敝。热血的青年带着稚子,或是出村下山,去远处谋一份前程,或易址而居,建起宽敞明亮的新式楼房。只有老人们守在村里,日复一日。

在文物保护部门工作的唐伍华,一次调研时偶然察觉,位于中田村的古建筑群大有来头。

在文物保护部门的关注下,沉睡的中田村古建筑群开始有了复苏之意。2012年,中田村被评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。之后,中田村古建筑群成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文武之风,再一次激活了古村。

底蕴厚重的中田村古建筑群,不仅引来了观光客,还召回了外出打拼的年轻人。

“大学毕业就回来了,跟着父亲做一名乡村医生。这两年父亲老了,干不动了,等他退下来,我就接上去。”“80后”李宁贵,是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,也是最早一批回到家乡的年轻人。

这两年,李宁贵竞选上了村干部,又成了古村保护开发的践行者和带头人。

“我用新媒体的形式展示,用年轻人喜欢的话题切入,把老村故事新讲,吸引了不少听众。”李宁贵不仅把对家乡古老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社交平台上传播,还将古老民居的历史价值、故事传说做成文档,便于传阅保存。

溪水潺潺,绕村而过,滋养了这片土地,见证了古村的沧桑与生机。

【村落名片】

中田村古建筑群,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永乐二年(1404年),其东、南、西三面环山,北部开阔,是一处较大规模始建于明代、兴盛于清代的古建筑群。村落中有着长公祠、凰房、文书房、武书房等180余栋明清至民国时期建筑,风格各异,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。2012年,中田村被评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。2019年,中田村古建筑群被评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【记者手记】

品味文化的厚重

张斌

宗祠里的“忠孝仁蔼”匾额,古民居里的“笔萼含英”匾额,刻印在李氏族人心里的楹联“天地同辉明清月,人文共展尧舜风”“本正源清,枝开坤仪九万里;魁直善上,名著华夏三千年”……

走进中田村古建筑群,品味着卫国兴邦、家国守望的尚武崇文家风,我们不禁深深感叹传统古村落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基因。

作为一处“屯垦一体”的“军事村堡”,无论是建筑风格,还是设计理念,都显得如此厚重与特别。这里有“立身、治家、平天下”的祖训,有诸多尊老爱幼、尊师重教、重文习武的治理措施,汇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,并延续至今。

文化传承,不仅仅是血脉的延续,更是精神的接力。这里的历史文化挖掘研究和保护利用工作才刚刚起步,如何更科学地去规划、保护和利用,如何注入更多的“新活力”,把这些老房子蕴含的文化基因发扬光大、传承下去,依旧值得我们深思。

【专家点评】

常宁市文化遗产事务中心主任 唐伍华

中田村古建筑群因军户屯驻而兴,具有强烈的军事防御性。古建筑群气势恢宏,规划整齐,有单幢式、三合院、四合院、多进四合院等建筑形式。早期建筑采用穿斗木结构,晚清至民国时期采用硬山搁檩结构。山墙多为“金字屋”形制,外窗采用窄条形箭窗或方形气孔。外观无檐无廊,封闭厚实,具有湖南“窨子屋”的典型特征。

(参与记者:徐德荣 李妍 通讯员 赵可雯)

(一审:夏博 二审:卢小伟 三审:石伟)
焦点图
网站地图